电力系统的主要需求是确保“电压稳定、频率稳定以及电能质量可靠”。励磁装置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励磁,直接满足这三项需求,具体可以归纳为四个关键作用:
1.保持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稳定(主要功能)
在电网运行过程中,负荷会随时发生变化,例如在用电高峰时负荷会增加,而在低谷时负荷则会减少。
当负荷增加时,发电机的定子电流会加大,从而加强定子绕组的“电枢反应”(定子磁场对转子磁场的抵消效应增强)。如果不对励磁进行调整,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将显著降低。
当负荷减轻时,电枢反应减弱,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会明显增加。
此时,励磁装置的自动电压调节器(AVR)会实时监控发电机的端电压:如果电压低于额定值,它会立即增加励磁电流,增强转子磁场,以抵消电枢反应,从而使电压回升;反之,当电压高于额定值时,则减少励磁电流,削弱转子磁场,使电压下降。通过这种动态调节,确保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始终稳定在额定范围内(例如我国电网的额定电压为380V/10kV/220kV),以避免电压波动对用电设备产生影响。
2.调节发电机的无功功率,以维持电网电压稳定。
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可分为“有功功率”和“无功功率”。有功功率主要用于驱动设备并提供能量,例如电机的运转和灯光的照明;而无功功率则用于建立磁场和维持电压,例如变压器和电机所需的励磁。发电机不仅是有功功率的输出源,也是无功功率的重要来源,且无功功率的调节完全依赖于励磁装置。
当电网的无功功率不足时(例如在大量电机启动时,会消耗大量无功来建立磁场),电网电压会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励磁装置可以通过“过励磁”来运行——增大励磁电流,使发电机输出更多的无功功率,以弥补电网的无功不足,从而支持电网电压。
当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过剩(例如在轻负荷情况下,发电机无法消耗的无功功率),电网的电压会升高。这时,励磁装置可以以“欠励磁”模式运行——即减少励磁电流,从而降低发电机的无功输出,甚至吸收少量无功,以达到平衡电网的无功供需。
通过调整无功功率,励磁装置不仅能够保持发电机自身的电压稳定,还能够帮助电网维持整体电压水平,防止区域性电压崩溃的发生。
3.增强电力系统的瞬态稳定性,以应对故障冲击。
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突发故障(如线路短路或设备跳闸),在这种情况下,若发电机的励磁不稳定,就容易引发“暂态失稳”,导致发电机转速迅速变化,甚至与电网脱离。此时,励磁装置可以通过“强励功能”迅速作出响应。
当电网出现短路故障时,发电机的端电压会瞬间大幅降低。此时,励磁装置中的强励单元会立刻输出大幅度的励磁电流(通常是额定励磁电流的2到5倍),迅速增强转子磁场,以帮助发电机在故障期间保持足够的电磁转矩,从而防止转速失控。
故障排除后,励磁装置会逐渐将励磁电流恢复到正常水平,使发电机平稳地过渡回正常运行状态。
强励功能就像是给发电机提供“紧急支援”,可以显著增强电力系统应对故障的能力,降低大范围停电的风险。
4.实现发电机的平稳启动与停止以及安全保护措施。
启动阶段:在发电机启动时,励磁装置需要按照“预励磁”的步骤,首先向转子绕组输出小电流,逐步建立磁场,以避免因突然施加大电流而产生过大的电磁力,导致绕组损坏。同时,通过对励磁的调节,使发电机的电压缓慢上升至额定值,为并网做准备。
停机阶段:发电机停机时,励磁装置需要启动“灭磁程序”。此过程中,会断开励磁回路,并通过灭磁电阻消耗转子绕组内剩余的磁场能量,以防止磁场的突然消失导致转子绕组产生高电压(可能会击穿绝缘),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。
故障保护:当励磁系统出现异常情况(例如励磁过流、过电压、失去磁性或绝缘损坏)时,励磁装置的保护单元会迅速启动。轻微情况下会触发报警,以提醒运维人员;严重情况下则会切断励磁电源、跳开灭磁开关,甚至联动发电机停机,以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(例如励磁过流可能损坏晶闸管,或失磁可能导致发电机不稳定)。